中国水泥制品 - 水泥制品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各地资讯 | 国际市场 | 科学研究 | 企业动态 | 世界之窗 | 市场分析 | 项目报道 | 行业动态 | 综合报道 | 环保资讯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世界之窗 > 解锁“中国航天大会保障乳制品”身份,伊利再显品质底色
G.biz | 商业搜索

解锁“中国航天大会保障乳制品”身份,伊利再显品质底色

信息来源:zhipin.biz   时间: 2023-04-28  浏览次数:0

1970年4月24日,随着一声巨响,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,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的征程。

为纪念这一天,2016年起,每年的4月24日被设立为“中国航天日”。

2023年,正值第八个“中国航天日”,以“格物致知,叩问苍穹”为主题的中国航天大会(CSC2023)在安徽合肥举办。

大会上,中国最大的乳制品企业伊利,荣膺中国航天大会唯一保障乳制品,并为航天大会提供多品类营养支持。

获得中国航天级别认可,开启航天技术赋能乳业研发,伊利又一次将中国乳业品质提上全新的高度。

01

航天级品质

薪火相传

航天大会对合作伙伴的严选也如航天事业一样严要求、高标准。

据悉,此次大会上,伊利荣获大会唯一保障乳制品品牌,为航天大会提供营养支持,覆盖纯牛奶、奶粉、酸奶、奶酪等品类。

得到权威大会的认可,获得航天专业背书,伊利品质再次得到国家级肯定。

其实,伊利此前就已经签约为“中国航天太空创想乳制品官方合作伙伴”,并启动“未来乳业太空实验室”,于业内率先开启“航天技术赋能乳业研发”的新篇章。

而此次,伊利解锁“中国航天大会保障乳制品”新身份,与中国航天的合作再次加深。

航天事业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最为严谨的一项战略。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,航天追逐绝对的“0误差”,能得到其认可,也印证了伊利的质量过硬。

航天事业,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,一个螺丝钉乃至一个细小的误操作,都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打击。乳制品行业同样如此,一个产品出问题,可能带来整个行业的重创。

航天要迈向更远更高,而健康事业也要有追求极致的研发创新精神。当前,伊利的品质及研发已经向航天级别对标。

伊利内部有一条震惊业内的“质量管理三条线”,即在国标线的基础上提升了50%的标准作为企标线;在企标线的基础上又提升了20%的标准作为内控线。

为保障品质,伊利关注牛奶的全生命周期。从牧场到餐桌,从一棵牧草到一杯牛奶,从生产经营到全产业链,品质标准已经贯穿乳业全链路。

今年3月8日,伊利集团获得英国标准协会(BSI)颁发的首张BRCGS全球食品安全标准第9版认证证书。这意味着,伊利完成了当前全球食安标准的“最新”挑战,站上了当前乳业品质的最高峰。

对“品质”的极致追求,赢得消费者信赖,也得到了中国航天大会的认可。以航天级标准为标杆,伊利在追求品质的道路上将继续向上攀登。

02

一杯牛奶里

绽放的创新之光

曾经“8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”让国人倍感屈辱,如今C919、长征系列火箭、天宫一号……中国自主创新一改往日落后的景象,而且航天技术正不断赋能各行各业。

对比SpaceX的星链,我国已启动“鸿雁”星座、“虹云”工程;华为与中国联通、银河航天发布天空一体化战略,并称Mate50系列拥有“捅破天”技术;吉利也计划进军商业航天,发射低轨卫星,实现“车-手机”的天空一体互联互通;

过去三十年里,航天工程(603698)共取得4000多项发明专利,辐射带动原材料、微电子、机械制造、化工、冶金、纺织、通信等领域快速发展,促进我国科技水平整体跃迁。

如今,伊利携手中国航天,突破性的在乳制品领域,进行“乳业+航天”融合技术研发,中国智造再一次在健康领域萌发。

“不创新,无未来”,是伊利自创立起,就始终秉持的发展理念。

早在1999年,伊利就成立中国第一个液态奶事业部。通过对包装、生产流程和工艺技术的全新革命。打破了困扰中国人多年来“很难喝到优质牛奶”的窘境,并顺利开启“液态奶时代”。

与此同时,伊利还攻克了乳糖不耐受的难题,让不能喝牛奶的人也能享受牛奶的营养健康。紧跟消费者需求,陆续推出安慕希AMX 0蔗糖常温酸奶、金典A2β-酪蛋白有机纯牛奶、舒化富硒无乳糖牛奶、乳汽优酸乳等创新产品。

再比如,伊利舒化牛奶系列产品,经过16年6次升级,将专利LHT技术提升到99%以上水解率,升级到严于国标1.5倍的真正0乳糖,即使极端失重环境导致酶活性降低,也能轻松吸收,造就营养新标杆;

此外,伊利每益添产品添加K56菌株全新升级,K56菌株经过多年自主研发,超700人次临床试验,荣获四项中国发明专利,富含500亿活的益生菌,调节肠道菌群平衡,让肠道轻松添活力。

诸如此类的案例,不胜枚举。

一杯牛奶里绽放的创新之光,正带领伊利迈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。

03

破坏式创新的实践者

以品质驱动乳业发展

在伊利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的引领下,中国乳业的品质力、创新力、竞争力呈现质的飞跃。

中国乳企反超国外巨头已是大势所趋,业内人士已经喊出:“全球乳业未来在中国”。

▲上下滑动查看

荷兰合作银行公布的2022年全球乳业20强榜单中,伊利稳居第五,且和第四名的DFA差距明显缩小。不过由于该机构依据2021年的业绩,目前数据已经较为滞后。

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,伊利股份(600887)2022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38.61亿元,同比增长10.42%。机构平均预测全年将实现1226.7亿元营收。

从2015年就跻身前十,2020年首次进入全球前五,伊利五年一个台阶向上攀登。千亿之后,伊利谋定了2025年跻身“全球乳业前三”,2030年登顶“全球乳业第一”的目标。

数百年来,经济学界一直在深思,企业成长的根源在哪里?

从伊利创业30年,在国际巨头的夹缝中成长为全球前五,伊利给出的答案就是——长年超越行业的品质标准和创新的长期积淀。

专注品质,死磕创新,就是伊利的成长之道。

2008年之后,中国乳业陷入阶段性困境,海外洋品牌瓜分了诸多市场份额。痛定思痛,中国企业开始思考如何绝地反击。

在伊利,“品质”一词是提及最多的词汇。而如今,“零缺陷”的品质哲学已深深根植于国际一流企业的文化内核中。尤其对于乳制品行业,品质既是生命线,也是企业成长的根本源泉。

伊利已将品质文化深入骨髓,在伊利“人人都是品质创造者”。除了首创行业内的“质量管控三条线”,伊利诸多产品标准已经高于欧美。

伊利甚至将质量与管理的标准带到新西兰等生产基地,让国外奶农按照伊利的流程进行生产作业、运营管理,不达标就不收。伊利的标准,被国外奶农评价为“过于苛刻”,但这也是伊利自信的来源。

经济学家熊比特认为企业增长的根源在于“破坏式创新”,即创造一种与主流市场背道而驰的创新活动。

伊利开启航天技术赋能乳业研发的新路径,携手中国航天在科研探索、技术转化、产品开发等领域紧密协同,开展航天材料包装、特殊条件下益生菌稳态和功能研究、营养与健康需求研究,以及功能性产品创新研究等工作。

“乳业+航天”构成了一种“破坏式创新”新范式,无疑将重塑整个乳制品行业的创新研发体系。

航天事业和健康事业,一个放眼星辰大海,一个着眼人间烟火。中国航天进发无限苍穹,而伊利以航天品质关切国人健康福祉。

此次,伊利荣获“中国航天大会保障乳制品”,将继续以“航天品质”保障中国航天遨游九霄,助其书写更多华彩篇章。

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:市值观察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水泥制品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