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水泥制品 - 水泥制品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各地资讯 | 国际市场 | 科学研究 | 企业动态 | 世界之窗 | 市场分析 | 项目报道 | 行业动态 | 综合报道 | 环保资讯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行业动态 > 化解产能过剩绝非一关了之
Q.biz | 商业搜索

化解产能过剩绝非一关了之

信息来源:zhipin.biz   时间: 2013-11-07  浏览次数:3302

   最近,不少地方关掉了一批过剩产能,力度颇大,这是应对产能过剩、“断尾求生”的必要举措。但要从根子上解决产能严重过剩问题,绝非一关了之,背后的“推手”不砍断、政府的投资冲动不遏制,到头来只会边关边立项、边停边上马,产能过剩卷土重来也就难以避免。

  供给适度大于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,但此轮过剩却不这么简单。产能过剩之所以“剪不断理还乱”,除了内外需求萎缩等原因外,更与传统的“GDP至上”政绩观有着莫大关系,与政府职能错位引发重复投资有着莫大关系。

  一些地方过于追求发展速度,过于依赖搞投资、抓项目,甚至不惜和中央调控意图相悖,无形中助推了重复投资和产能扩张。更重要的是,不少地方习惯于通过产业规划、财税政策、土地供应等手段插手微观经济,用政策安排代替正常的市场配置,在客观上导致盲目投资、重复投资大量涌现,产业趋同严重。据统计,各地“十二五”规划中就有16个省区市把钢铁作为重点发展产业、20个省区市把汽车作为重点发展产业。而一旦遇到产能利用率下降、竞争加剧,这些地方又往往囿于眼前和局部利益,通过继续扩大产能来保护无效产能。

  这种现象在全国具有相当普遍性。也就不难理解,我国每年公布一大批淘汰落后产能的名单,为何过剩产能却越减越多?在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中,为什么仍有新的投资项目在开工?

  “打蛇打七寸,斩草要除根”。多年来,我们一直反对“唯GDP”,但在一些地方的现实却是:“说说可以,动真不行”;一直强调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,但政府对经济大包大揽依然“我行我素”。政绩观不改变,政府就有动力继续在规模上做文章;市场和政府不能各司其职,政府就有能力继续代替市场做决策,即使关停再多过剩产能也没用,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产能前赴后继地重新“冒”出来。

  化解产能过剩最终要靠市场的办法,靠市场将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率的地方上去,这才是标本兼治之道。各地要抓住这个“道”,转变思路,把该放的权切实放下去、放到位,从根本上激发市场的活力。要用“负面清单”的方法,告诉企业不能做什么,至于能做什么、该做什么,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作出判断。出资、决策适不适合市场、亏不亏,企业最敏感、最清楚。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也需随之转变,要从过去冲到第一线招商引资、扩大投资,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、打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上来。做好了政府改革这篇大文章,化解产能过剩也就容易多了。

  从另一个角度看,关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发展。对已经形成的过剩产能,还需将“淘汰”与“发展”结合起来,也不能简单关停了之,而要在做数量“减法”的同时做质量“加法”,通过对退出企业转型发展的引导支持,提升其核心竞争力。要推动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制度,完善援助机制,做好职工安置,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相关行业、企业的兼并重组,尽量减轻退出企业的“阵痛”,保护各方面的转型积极性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水泥制品证实,仅供您参考